風濕痛症

2005/01/23

近來天氣在驟寒之後便持續下雨﹐許多人都會擔心風濕病復發。 天氣的變動並不一定會引發風濕﹐ 但若果病人身體虛弱、怕冷﹐而且減少了出外活動﹐加上肌肉緊張﹐變得僵硬﹐便會開始覺得痛楚。 再加上心理抑鬱的因素﹐症狀便會更加顯著。 大部份風濕痛症是由於勞損退化﹐導致軟骨磨蝕和關節鄰近的組織包括肌肉、韌帶、滑囊受到損害而產生發炎徵象。 其他病症例如類風濕、狼瘡、硬皮症、痛風症等﹐只佔風濕成因的 10%。 65 歲以上的人超過半數有風濕痛的症狀﹐估計家庭醫生需要花 1/4 時間來診治風濕痛症。

急症室最常見的是腰骨痛﹐病人多數坐和立都有困難。 頸、肩膊、髖較及膝骨節的痛症亦十分普遍。 冬天地面結上冰霜﹐加上濕滑﹐很容易摔倒受傷。 很多老人家在風濕痛發作時都會嘗試局部貼藥或敷藥﹐但如果不認識藥性﹐就未必能夠對症下藥﹐更有些人會對藥物或膠布產生敏感反應。 如果關節紅腫灼熱﹐應該選用冷卻和清涼的藥物。 如果關節部位緊搐、殭硬和萎縮﹐最好能夠溫熱和增加血液循環。 使用配方或其他口服藥物更加要謹慎﹐必需和醫生商討﹐以免跟其他藥物發生抵觸﹔或者服食不當或過量﹐而引起其他的損害和副作用。

要在冬季預防風濕﹐首先著重於保暖﹐但不要給老人家穿著太厚重的衣服 ﹐以免防礙到關節的活動和限制到胸部的呼吸擴張。 選擇連指的手套比較容易穿戴。 每日保持 30 分鐘的運動﹐可以強化肌肉﹐活動關節﹐減少受傷的機會。 在家裡可以使用跑步機或單車﹐和做一些配合呼吸的屈伸動作﹔或者參加瑜珈、太極、六通拳的學習班﹐和在暖水泳池內做柔軟體操﹐因為水的浮力可以減輕身體的負重﹐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 只要能夠保持活動﹐血液循環增加﹐便可以將氧氣和養份帶到關節和身體各個部位﹐並且將廢物消除。 注意走路和坐的姿勢﹐最好能夠做到沉肩拔背和放鬆腰骨﹐減輕脊柱承受的壓力和預防椎間盤突出、擠壓神經。 如果身體過重便要減輕體重﹐以免腰背和下半身關節因為要承受過大的壓力而增加磨損。 減重亦要兼顧基本的營養需要﹐少進食糖、澱粉質類食物與及紅肉﹔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五穀、豆類食品與及海產﹔但不要偏食。 儘量保持心境開朗﹐因為天氣惡劣加上情緒抑鬱﹐都會令到痛症加劇。 不論是身或心的痛楚﹐能夠提起勁去積極面對﹐自然會有解決的方法。

膝關節的病變有許多種類﹐因為創傷而引致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十字韌帶破裂、和膝內側韌帶與及半月板軟骨破裂。 長期的勞損亦可以損毀膝關節的軟骨。 病原是因為股骨和脛骨關節面受到擠壓或碰撞而令到軟骨破裂。 半月板破裂的情況有中間橫斷﹐直線或週邊破裂﹐不規則的破裂與及有脫出的碎片。 碎片在某些角度下可以卡住關節﹐令到關節不能屈伸﹐而且活動時會有聲響。 不平整的關節面更會加速軟骨磨蝕和退化﹐和引起發炎反應。 除卻臨床檢查之外﹐可以安排做核磁共振素描和關節窺鏡的檢查來確定膝關節的受傷程度。

以往的治療方法是將半月板整塊切除﹐但經長期的觀察﹐發現手術會導致膝關節內外受壓不平均﹐加速關節退化。 現在多數是使用關節窺鏡的手術﹐清除碎片、縫合和修補半月板﹐回復關節面的平滑﹔癒合的機會相當理想。 嚴重的半月板損傷個案﹐可以考慮參與植入異體或異類半月板的研究。

如果膝關節因創傷或風濕病變完全損毀﹐以致痛楚和不能行動﹐可以考慮做更換膝關節的手術。 手術會有麻醉、發炎、出血、腫脹、靜脈栓塞和傷口不能癒合的危險﹐但如果能夠妥善的預備和配合手術後的復康治療﹐可以幫助病人恢復走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