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華克病毒
2006/04/03上個月本地連續有一家醫院和一家護理院爆發腸胃炎﹐醫院的病原是來自一位病人家屬﹐雖然染上腸胃炎仍然繼續探望妻子﹐結果妻子亦受到感染。 因為住院期間許多病人都會有嘔吐的症狀﹐所以開始時並沒有將病人隔離﹐而且因為要接受不同的診斷和治療﹐要運送到不同的部門﹐所以病毒有機會擴散﹔包括醫護人員及病人在內﹐約有 100 人受到感染。 5 天後糞便檢查證實病原是諾華克病毒。 在疫症開始後﹐醫院亦立即採取有效的措施﹐將兩層病房隔離、停止接收重症病人﹐與及在急症部門設立隔離區來診治腸胃炎的個案﹐病毒很快受到控制而停止蔓延。
香港亦訂下應付非常疫症的安排﹐如果一旦出現感染人類的禽流感﹐首批病人將會由瑪嘉烈醫院接收﹐直至床位飽滿。 在過去數年間﹐本地陸續關閉了兩家醫院﹐而大學醫院亦不再接收救護車運送的急症﹐市區內只剩下 3 家醫院正常運作。 一旦出現疫症﹐必需避免污染到提供專科和嚴重創傷治療服務的主要醫院﹐以免要隔離封閉。 在 SARS 肆虐期間﹐因為本地醫院處理恰當﹐所以倖免擴散。 病人亦應參與合作﹐如果有傳染病的症狀﹐在入院時要告知負責篩查的醫護人員。 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膚或眼睛感染的人士﹐最好避免到醫院探病。
諾華克病毒 ( Norwalk Virus ) 並不是一種可怕的病毒﹐感染症狀通常都會自動痊癒﹐但卻是最常見的腸胃炎病毒﹐導致 40% 非細菌感染的腸胃炎。 遊輪上爆發的腸胃炎﹐亦有 40% 是基於這種病毒感染。 1968 年首次證實在美國的諾華克市做成集體感染﹐但隨後在世界各地亦出現相同的病毒感染案例。 人類是唯一的傳播媒介﹐大部份經糞便傳染。 在北美洲最常發生的感染案例是因為進食被污染的生蠔。 在季節交替期間特別容易出現疫症。
病毒感染力強﹐只需要100 份病毒就足以構成感染。 在室溫內病毒可以寄存在水、食物和環境之內達到數天之久﹐所以很容易傳播。 傳染的模式是接觸到糞便、嘔吐物、或飛沫污染的衣物和器皿﹐再經手傳口﹔又或經人與人緊密接觸而傳染。
病毒侵入體內﹐潛伏期約 24 至 48 小時﹐繼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部份人會有輕微發燒、頭痛、肌肉痛、倦怠、頸部僵硬和畏光等症狀。 病毒侵襲前端小腸的表層黏膜﹐影響吸收功能而導致水瀉﹐但糞便不會含有血或膿。 大多數症狀不會持續超過三天﹔但幼兒、老人家和免疫功能不足的病人﹐可能會出現脫水的現象﹐而且會引發其他併發症。 一般病人只需要休息、補充失去的水份﹐和服用一些減輕症狀的藥物便會逐漸痊癒。
預防諾華克病毒感染﹐必須嚴格遵守個人和處理食物和環境衛生的規則。 病毒可以用加熱的方法和普通消毒劑清除消滅。 如果病人出現腹瀉和嘔吐症狀﹐應該適當的隔離﹐避免交互感染。 病人使用過的餐具、器皿和衣物都要消毒﹐在接觸病人前後﹐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之前必須洗手﹔照顧病人後要儘快更換衣服和洗澡。 清理週遭環境可以使用 1:50 或 1:100 的稀釋漂白水。
旅行期間﹐儘量選擇新鮮煮沸和保溫的食物。 避免進食較難洗滌的蔬菜和水果﹐例如生菜、士多啤梨、藍莓、生的魚和貝殼類海產。 飲品要選擇熱水即沖的咖啡或茶、樽裝水、汽水、啤酒、或其他獨立包裝的飲品。 不要加冰塊﹐因為大部份的製冰機都是採用未經消毒的水﹐而且未知道有否定期沖洗機器內部。 即使在北美洲﹐有一些製冰機的大腸桿菌含量亦達到危險點。
補充失去的水份﹐餵母乳的嬰兒可以繼續哺乳﹐其他嬰兒可以用去奶糖的嬰兒奶。 成人可以飲用清水﹐一些含有少量糖和鹽份的運動飲品﹐或將一茶匙鹽﹐八茶匙糖加進一公升開水﹐每小時喝少量﹐逐漸遞增。 不要一次喝得太多﹐以免引起嘔吐。 止瀉的藥物並不會減少水份流失﹐而且會減慢腸胃的蠕動﹐以致細菌和病毒可以滯留體內繼續滋長。 止瀉藥物不能給幼兒服用﹐因為會導致腸道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