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傷口感染

2004/11/21

近日報導有兩個病人先後在剖腹分娩後﹐傷口嚴重發炎﹐而且懷疑是食肉菌感染所致。 通常預先計劃做的剖腹分娩手術﹐傷口感染率是低於2%﹐一般不會太嚴重。 在急切需要時候做的手術﹐又或者病人過於肥胖﹐感染率才會偏高。因為投訴的人數愈來愈多﹐省政府亦要介入調查。 本省所有醫院都有監控院內傳染病的委員﹐至今本省在醫院內受到感染的機會﹐並未超越加拿大醫院的平均水準。產科專科醫院的剖腹分娩感染率較低﹐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手術室不用處理傷口容易受到污染的創傷和腸臟手術。

如果沒有必需﹐病人最好避免住院留醫。 醫院時常要處理各種細菌引起的感染病症﹐可能做成環境污染。 住院的病人身體虛弱﹐加上種種侵犯性的手術和治療﹐例如靜脈注射和插入不同喉管﹐都會增加細菌入侵的機會。 粗略估計院內感染的發生率是 3 - 21%﹐ 其中的 5 - 34% 是因為傷口感染。 數目的差距是因為有些感染症狀會在出院後才發生﹐ 而比較輕微的感染不需要留在醫院接受治療。但如果手術後傷口發炎﹐死亡率會增高一倍。 傷口感染可以局限在表皮切口﹐而較深層的感染會影響到脂肪層和肌肉﹐與及循經用來放血放膿的引流管達到的部位。 最嚴重的會影響到手術期間曾經碰觸和切割過的器官組織。

手術後的傷口感染﹐通常在30 天內發生﹐但如果有植入的器材和移植的組織﹐潛伏期可能長達一年。 症狀是傷口發熱、紅腫、疼痛、貫膿﹐而且縫口會裂開。

壞死性筋膜炎 (Necrotizing Fascitis) 或食肉菌感染並不常見。 加拿大每年有 90 至 200 多宗﹐ 致命率高達 20 - 30%。 細菌感染迅速和破壞力強﹐經包圍肌肉的筋膜傳播。 症狀是發高燒、紅腫、發炎和極之疼痛﹐如果不能夠及時治療﹐12 至 24 小時內會導致休克和死亡。

病人如果免疫功能不足和失調﹐或者患有長期的病症影響到心、肺、肝和腎﹐又或者曾經接觸過受食肉菌侵襲的病人﹐和出水痘等情況下都會增加食肉菌感染的機會。 食肉菌其實包括幾種細菌﹐最常見到是 A 型鏈球菌的感染。 普通的鏈球菌可以寄生在咽喉或皮膚上而不發病﹐間中會做成咽喉發炎和生瘡等輕微症狀﹔但亦可以引發腥紅熱、風濕熱和最危險的壞死性筋膜炎。 症狀和嚴重程度可能是基於細菌不同品種的特性和病人的免疫反應。

治療是要儘快將受到細菌感染的身體組織去除﹐清理傷口和開始注射抗生素。 暫時尚未有認可而有效的預防食肉菌疫苗。

要減少手術後的傷口感染率﹐應該在手術前做好適當的預防措施。 如果病人要接受手術的部位發炎﹐和身體有其他的感染症狀﹐必須治療妥當後才可以動手術。 病人最好在手術前的兩個月戒煙﹐糖尿病患者要將血糖控制穩定﹐貧血的要補充血液。 手術前一天用消毒液洗澡。 儘量減少在手術前的住院時間。 如果要剃除毛髮﹐最好留待手術開始前做。 儘量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和減少細菌的污染。

如果是做結腸手術﹐動手術前可以服食灌洗大腸溶液和消除腸內細菌的抗生素。 視乎手術的感染風險﹐可以採用預防的抗生素治療方法。 特別是適用于要植入器材和移植各種身體組織的手術﹐與及有機會受到污染的手術切口。 針對最可能做成傷口感染的細菌種類﹐在手術前 30 分鐘注射適當的抗生素﹐使藥物的效能可以在手術期間發揮

醫護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手術室的消毒程序﹐不能留長指甲和用指甲油﹐如果皮膚有發膿的病變便不要進入手術室。 用足夠的時間洗手、消毒和戴帽、口罩、穿著手術袍和手套。 手術室要徹底消毒、空氣調節要保持陽壓、單向氣流、清潔過濾和有足夠的新鮮空氣流量。 每一個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病人必須充份瞭解動手術的目的和危險才可以接受手術。